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是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从事环境低强度电磁场卫生学研究的基地,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实验室。自2002年5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验收以来,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如首次报道了电磁场对GJIC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首次发现电磁场通过影响细胞膜脂筏导致细胞表面受体聚簇、首次完成了电磁场对细胞基因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研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已经拓展到大气污染、职业卫生等领域。原名称学科覆盖面较窄,制约了其发展的规模,尤其在人才引进方面受到制约;电磁辐射是环境污染因素之一,而环境中同时还存在化学、生物等污染因素的交互作用,学科和研究方向的交叉已日益凸显;适应国家及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实验室更名已经迫在眉睫,将其更名为“浙江省电磁及复合暴露健康危害重点实验室”,更能发挥实验室优势、突出研究特色。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以此为契机,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加快他推动实验室建设,发展成为一个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环境与健康研究基础。
环境与健康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特别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尤显重要。近年来,我国城乡的环境污染备受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甚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前,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1)大气污染,如雾霾、粉尘; 2)辐射污染(包括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WHO已将极低频电磁场(由高压输电线和家用电器等产生)、射频电磁场(手机辐射)分别列为人类可疑致癌原;日本核电站泄漏后使人们愈加关注环境中的放射相关设施;太空探索的需要使得粒子辐射成为研究热点。3)水体和土壤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等;4)职业环境污染。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各类作业环境均存在明显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人群健康令人担忧。因此,环境污染健康危害和防治研究已成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中,良好生态环境是其主要内涵之一;浙江省作出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规划建设“卫生强省”、“美丽浙江”和“创新型省份”。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的大省,浙江应该建立环境与健康领域的重点研究基地,以支撑建设目标的实现。
(1)电磁场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作为原实验室和浙江省的特色,与会专家认为应该继续保持并发扬云顶集团yd1233在电磁场领域的研究工作。一方面,电磁辐射将是最近及将来公共卫生和国家安全领域的国家需求,应该在实验室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深入阐明电磁辐射的健康影响和作用机制,科学评估电磁辐射的健康危险度,同时研制具有可操作的电磁辐射卫生标准和环境管理办法,发展电磁辐射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协同云顶集团yd1233从事电磁场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力量,研究电磁场的临床应用价值,开发电磁场相关治疗及诊断技术和产品。
(2)空气污染物的健康危害及其预防控制研究
我国现阶段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群健康。为适应国家需求,更好地为人群健康服务,本方向将重点基于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医学主干方法学,结合本地区疾病和大气污染监测,开展大气颗粒物、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等大气污染物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等的病因学研究;系统分析大气污染物来源及其形成机制;开展环境工程研究,探索大气污染的干预策略与措施。
(3)职业危害因素致病机理及预防控制研究
研究职业危害因素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职业病的防治,本方向将系统分析浙江省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研发危害预防与控制技术;深入开展肺纤维化与矽肺相关肺癌发生机制研究,发展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根据社会发展情况,适时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4)环境相关肿瘤发生机制及预防策略研究
环境问题的一个最严重结局是导致肿瘤,因此,开展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将不仅有助于了解环境因素致肿瘤的生物学基础,而且可以发展积极的预防、干预策略。本方向将重点围绕血管生成素和核糖核酸酶4这两个肿瘤相关蛋白开展研究。